2012年5月22日星期二

DIY明信片之帝京景物

对于访古旅行的朋友来说,明信片可以说是分享旅途的最好方式之一。每隔一段时间,家里写字台上就能积累下一小摞朋友从各处发来的卡片,很是开心。这几年我也寄出和收集了不少明信片,因个人兴趣缘故,主要以文化遗产、人文景观内容为主。从两年前开始,陆续收到几位朋友原创的DIY明信片,由于彼此兴趣接近,题材较之市售成品明信片更令我喜爱。

其实我最先见到熟人中制作明信片的是鼠曲草,2007年就做过,陆续有很多作品,品质非常好。但那时还不认识鼠兄,一直没见过实物,只在博客上看到。最近的DIY明信片之风滥觞于趟水过河2010年初的闽浙版明信片,特别是其探索出物美价廉的制作基地后,陆续引发了华胥梦游、赝能隙、缁衣人强势跟进,分别推出自有品牌的原创明信片,打开了独立自主的新局面。我自己积累的照片也不少,但之前兴趣在制作极限片上,一直没有参与。面对大家热情高涨的形势,也不禁蠢蠢欲动。

遵循学术规范,首先进行文献综述。观察各家作品,各具特色、各显神通。鼠曲草的原创素描、水墨和水彩画异常精彩,令人感动,明信片也都是自己手绘而成。他的明信片有三种,早期西藏题材用的是水墨画;后来唐陵石仪宋陵四平街几套是用马克笔在牛皮纸上画的;后来我得到几张他基于水彩画印的《大陵三百里》卡片,是我最喜欢的,而且因此开始对唐陵有了特殊兴趣。趟水过河作品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闽浙版十三陵版为代表,是旅途中原创照片集锦,亮点是疯狂的行程与鲜活的色彩;后期以关中版川渝版甘肃版为代表,利用清末民初日本和西方人对中国胜迹的老照片制作,以沧桑感和资料性取胜。华胥梦游作品则以其对宫廷绘画和书法的熟悉,及博物馆环境拍摄的经验,多用绘画局部做图案,背面辅以颇具“故宫范儿”的美工设计,典雅精致。赝能隙作品不同于趟水以旅程划分套系的组织,而是以文化遗产类别成套,如山西古建筑石窟寺彩塑壁画金陵石刻等,颇成体系,并且博采众长也推出了老照片与宫廷绘画类,另外凭借较强的PS技术,在logo设计与卡片形式多样性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缁衣人起步稍晚,但关注经典,质量较高,特别是古建石窟合集收入我最爱的雁北史迹,倍感亲切。此外,段兄也通过邮局制作过原创古建筑素描的单张明信片。

考虑到诸位先行者珠玉在前,在内容、设计、资料、审美方面都有建树,实属惶恐,因此还是尽量寻找个性化的东西来做。故此从茫茫硬盘中挑了些照片,不一定很好,但至少都是自己喜欢或者比较看重的出行记录。制作过程得到了趟水过河的指导。

常居北京,必然北京的题材拍得多些。因此先做了两套北京题材的,一套皇城、一套颐和园,都拍摄于2009年。

《旧都》一套18张。之所以是18张,是因印刷版式定的。印时是A3的纸,趟水的经验是一版排2×4共8张正好。但我习惯拍16:9的宽屏,照片高度比较小,第一版正好排下2×5共10张。华胥一版排3×4共12张,又觉小了。印出来感觉尺寸还是比较合适的。第二版上有6:4和4:3的片子,占去了高度,就排了8张。

5e04af17t79a8e6999498

《旧都》第一版,包括故宫、北海、景山,都是2009年三场大雪中和朋友一起拍摄。那年的雪再也没有过,与友人在旧都中的游走也是那个冬天最难忘的记忆。

5e04af17tc0990628212e

《旧都》第二版,全部是故宫。左上那一张在《中国生态旅游》杂志上发表过。最后两张是唯一的晴天,摄于某个冬日看展后的黄昏。

《旧都》一套的背面设计,简洁为主,logo+照片名称,再写上两句简短说明。这一套已经印好了两份,自己留一份,给朋友寄一份。关于选纸,几位朋友多用300克铜版纸,光面。华胥和趟水甘肃版用的是珠光纸,表面带有光泽,硬度也较大。我觉得印绘画不错,却不太适合野外景物。但现场看纸才发现,他们用的是一种带淡黄色的珠光,而另有一种纯白的珠光纸,并不失真。于是用了白珠光纸,效果很满意。

5e04af17tc0c490d217af

《故都》全套的成品效果

5e04af17tc0994cf30ddd

《帝国的黄昏》一套10张(第2行两张是竖片),是2009年生日那天拍的。天气一般,有些小雾气,但反倒适合某种气氛。这套即将付印。

北京题材的还有一套在天坛拍的《达天俊路》,同样是雪景,还未排版。还是细水长流,慢慢释放吧。欢迎各位提出意见。

27 条评论:

  1. 本周将收到两张卡片,灰常期待!

    回复删除
  2. 回复 @傻牛N :好的,回去电脑上看大图

    回复删除
  3. 我觉得叫故都好听一些,还有故乡的意味在里面。旧都我总觉得是南京。

    回复删除
  4. 民国时出过一本书,《旧都文物略》,就是北平城内各处的胜迹照片。就当时而言,北平是旧都,我还是愿意站在那个时间点上,至少就景物而言。

    回复删除
  5. 非常期待,但愿邮差给力

    回复删除
  6. 你难得写篇博文啊,各路特点都被你给总结了。话说当时好像只有淡黄色的珠光纸,现在可能品种多了。

    回复删除
  7. 有庞贝的一套么[-din推撞]

    回复删除
  8. 这等好东西,貌似一般人得不到啊!

    回复删除
  9. 忘了总结鼠兄的明信片作品了,赶快加上~故宫的已经寄出了:-)

    回复删除
  10. 那里现在有一大本纸样,什么纸都有,还有带各种纹理或覆膜的。

    回复删除
  11. 必须有,照片都挑出来了

    回复删除
  12. 确实印得不多,已经发完了。不过后续还有更多主题。

    回复删除
  13. 我用的是白珠光纸 图片本身已经偏黄了

    回复删除
  14. 很久没去那儿 还想自己带纸去印 又怕机器上用不了 这回选择就多了另外,价格涨了么?

    回复删除
  15. 向杨兄学习,感谢提供丰富信息。

    回复删除
  16. 还不是,你的写地址那面的颜色也是发黄的。

    回复删除
  17. 白珠光被我砍到6块一版了,但可能跟我一下印了10版有关。我发现全国开打印店的人说话口音都是一样的,很难听懂,交流比较困难。

    回复删除
  18. 我是抛砖引玉,哈哈

    回复删除
  19. 你太狠了 他们家价格不错 有的单买张纸的价格也差不多了我确实木有用过黄色的纸啊~~~

    回复删除
  20. 反正颜色不一样,收到我的片对比一下就知道了。纸样里有一种“白卡”,非常硬,不是铜版纸可以比的;还有覆膜的等等。确实便宜。另外,要裁纸店里只有尺子和刀,弄起来比较费劲。

    回复删除
  21. 私信个地址吧

    回复删除
  22. 大饱眼福啊  我来求一套啊 老兄  

    回复删除
  23. 总共就做了一套啊,分着寄的。

    回复删除
  24. 您明信片卖吗?我想买套《帝国的黄昏》

    回复删除
  25. 已经寄完了,最近比较忙没空去印,抱歉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