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中的某一次游泳时,就想到,今年还是发生了很多事情的,值得总结一下。但东奔西走了半个月,转眼发现新年就已经在眼前了。翻了一下2009年的日记,由衷地觉得,从两年前开始的那种困顿状态,终于在这一年被翻过去了,并且被新的生活覆盖掉了。
很多东西都在2006年开始萌芽。然而,当处于对未来十分渺茫、还面对着极多隐忧的大学时代,我并没有条件获得完全的解放,现在去回顾,只能说,一个并不安分的小子,当获得了一点喘息机会时,迸发出了火星。果然,2006年点起的一点火光,很快因缺氧而黯淡了。仅仅半年之后,生活便像被大雪封住一样,进入了漫长的冬季。
而09年则是不同的一种情形了。脚下的路,尽管仍有模糊,但比起那时是坚实得多了。这得益于自己有意的一些铺垫,但更要感谢07年的冰封,没有那些困顿和挣扎,没有诸位朋友的鼎力支持,也就没有现在的暂时稳定。那场冰封并没有随着尘埃落定而及时解冻,它所遗留的对自身活力的钳制,仍继续持续了一年。新的黄金时代始于09年过半时,当不必再面对课堂时,突然有了大把大把的时间,而毕业的事物又尚未启动。这也许是一生中难得的一段同时拥有年轻和时间的一段学生时代,仿佛在自己都没有意识的时候被“咣”地一下掷进了生活。这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
拍照片似乎是自己生活状态的一个晴雨表。直到今年冬天突如其来那三场雪之前,我的上一次拍摄还远在08年的三月,考研出分前在西灵山的灰暗色调。我似乎需要一段时间去挥散掉掩住五官的烟尘,重新找回自己。有着无穷吸引力的学术研究,也在渐渐脱去面纱,渐渐摆正位置,其实这正是那一番挣扎想要解开的情结。我重新拿起了相机,也重新开始做很多“无益之事”——真的,生活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个玄而又玄的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明朗。
这一年,因兴趣爱好而积累的朋友圈,比大学四年的积累还要多。北京,这座我出生和成长的城市,由于大学之前生活的单调而对自己影响有限;大学的四年,又扔到了一个精神上空虚贫乏的城市。因此,北京的意义,是现在才开始显现。北京的种种弊端令人心烦,但无可替代的是,只在北京才能找到这些有意思的人,和这些值得参与的事。如果说大学中我在户外圈里找到了共鸣,那么如今的圈子则是更厚实了。一个好的圈子,就是对生活空间的一次拓展,从中也能看到,对自身所在的固有环境、地域和时代的太强归属感和认同感,都是一种短视和我执。
由于意识到这段时光的空前绝后,尽量没让自己闲着。搞得最大的,自然是去了最想去的遗产天堂意大利。这22天没辜负之前为申请、签证和收集资料费的那么多心思,独自暴走的方式贯穿了整个旅行,每天走到几乎废掉,然后又坐夜班火车,第二天仍然十分亢奋地继续走到废掉。用这种方式恣意挥霍着青春,感到无比的踏实。在国内也加紧了脚步,河北河南辽宁山东,也实现了几个一直构思的旅行。不愿停留在对古迹遗产本身细节的关注上,尽管力不从心但仍然想将它们用自己的某种逻辑组织起来,这种没事找事的念头让我很难回答“最近忙什么呢”的问题。走在路上,有时会回想,是什么时候萌芽了对这种事情的追求,那应当是很早吧,一些朦朦胧胧的兴趣,和一些影影绰绰的念头,在必要事物的激流之下潜藏着。然而要诚实地将这些潜藏着的东西原原本本摆到自己的桌面上并且十分坦然地当做自己的主流,却非得经历一大通充满怀疑和冲撞的折腾。在这个过程中,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成长轨迹的局限和自身早熟观念的牵制。好在,它们正在远去。
2009,是我第二个本命年。回头翻看了06年那个“黄金时代”的年末总结。很稚嫩的一段文字,但很清晰地标示了,今天的状态是一以贯之的。可以感到高兴的是,那时候萌芽的所有东西,全都没枯萎,在死过去一阵以后,又抖擞着出来了,而且水分更足了些。只是,09年还是浪费了很多时间,买的很多书还没有看,论文只能说刚起步,没踏踏实实地往大脑里装些干货。由于意识到这样的日子之终结的存在,便必须打起精神了。或许,明年还有这么多时间,那就绝不是应当在电脑前度过的了。更待何时?夫复何求?
接着走吧。
2009年末 北京
分享了你的“坎坷”心路后的黄金09:如同户外,在经历“趟水过河”、翻山越岭后得到的柳暗花明、一览众山小一样。最可贵的是你在“感谢07年的冰封”。
回复删除2010即将诞生,新的一年里,拓宽视野,更进一步。一年又一年,来得快去得更快。
回复删除提前祝新年快乐!
回复删除新年快乐!
回复删除新一年要抓紧时间,杜绝浪费
回复删除谢谢于兄。这段历程值得记住,今天也更该珍惜
回复删除防垃圾评论的那个计算题太难了……算了半天!!!
回复删除呃,我的年终总结总不知从何开始。